Search

(接上文,0812 17:00貼文)
所以碳中和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呢?
舉例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(接上文,0812 17:00貼文)
所以碳中和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呢?
舉例來說,蘋果在去年7月公告,2030年蘋果所有業務及其製造供應鏈都會實現碳中和。而蘋果在2020年的環境報告書中,提及旗艦產品iPhone所產生的碳排放量,近八成來自供應商,其中又以台灣廠商居多,像是台積電、鴻海等等。我們的企業如果想繼續吃蘋果訂單,就必須遵從蘋果的指示,使用綠電生產代工,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搶著買下台灣9成9的綠電憑證。

排碳者付費的時代來了,已有超過40個國家開徵碳稅,並每年調高,以碳稅最高的瑞典為例,買一包IKEA的經典肉丸,加碳稅後必須多付43元台幣,買一支iPhone,加碳稅後會被多收超過300元台幣。碳稅可以是企業吸收也可能轉嫁給消費者,但如果全部碳稅都由蘋果付,一年會多出500億元成本,若做到碳中和,就不用付這筆錢。

在台灣,我們的排碳將近一半來自工業(2019年環保署數據),十大排碳大戶佔了全台40%排放量(扣除肩負穩定發電任務的台電):台塑四寶佔了19%,中鋼集團佔了11%,剩下的是中油、台泥、台積電與長春石化。

歐盟宣布2023年試行碳關稅,2026年正式實施,經濟部預料台灣銷往歐盟的鋼鐵、水泥、石化及造紙產業等會受影響。可以預見世界各國要達到減碳目標的方法之一,將是透過貿易政策。現在台灣大企業動起來了,但小規模公司比較難有人力與資源因應。如同去年的口罩國家隊、呼吸器國家隊,我們也該有減碳國家隊,現有的指揮層級應該可以再拉高,比照疫情指揮中心設置,因為碳中和絕對是攸關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大事!這個趨勢擋不住,政府責無旁貸要協助制訂標準、尋找方案,讓我們的企業順利減碳,特別是國營事業比如台電,這樣才有機會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。

未完,待續。

#農業民生立委
#碳中和超前部署很重要

圖片:今周刊攝影團隊


Tags:

About author
選民服務:周二下午3:00 法律諮詢:周三下午5:00與周四下午3:00
值得信賴/會做事的/立法委員《第十屆》 【台南市第一選區|新營區、柳營區、鹽水區、後壁區、白河區、東山區、北門區、將軍區、學甲區、下營區、六甲區】
View all posts